看着几天前还因为彩礼退赔事情吵得不可开交的当事人拿着调解书平静离开,作为这起纠纷“主调官”的张春花终于长吁了一口气,这才想到给自己倒一杯热水,滋润一下因不停说话早已干渴的喉咙。这只是“春花调解室”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朔城区委政法委以矛盾纠纷专项化解为抓手,结合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主体特定、内容复杂等特点,鼓励山西省一级调解员张春花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总结提炼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起承转合”四步调解法,大大提升了此类矛盾纠纷的化解质效,走出一条定分止争的温情路。
起——理清脉络,拉起“乱麻”线头
“要想打开调解之门,就得先打开心门。门开了就‘起’了头,就成功了一半。”张春花向记者说道:“四步调解法中,‘起’是第一步,在这个阶段,需要理清事情脉络,了解双方诉求,这是成功调解的基础。”
一起家庭纠纷中,女儿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父母要求分割赔偿款和遗产,与女婿意见分歧,产生矛盾。
在与双方当事人“背对背”了解情况过程中,张春花看到一对年迈父母老年丧女的悲伤和绝望,也看到一名中年男子的沮丧和无奈,以及两个尚在读书的孩子痛失母亲的痛苦和无助。
对这一家人的遭遇,张春花十分同情。死者父母觉得女儿去世后,女婿对他们越来越怠慢,老两口既失望又失落。女婿觉得自己忙于处理妻子身后事,根本顾及不了别人的感受。特殊时期的误会刺痛了彼此敏感的心。
站在双方立场上反复考虑,张春花和她的团队为此次调解定了调:一边努力寻找一个利益平衡点,一边尽全力维系这份受伤的亲情。
经过一番恳切交谈,双方慢慢敞开了心扉。渐渐地,张春花心里有了底:虽然老人的女儿离世了,但连接亲情的纽带没有断,家中突发变故,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一些误会难以避免,但只要大家都还看重这份亲情,就都可以消除。有了这个基础,调解工作顺利启动。
承——同理共情,承接“症结诊疗”
张春花认为:“调解工作重要的一点就是能设身处地体会当事人的感受。要置身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真切地为当事人着想;又要置身其外,客观冷静地找到症结,提出方案,化解纠纷。”
在调解这起纠纷过程中,张春花把消除双方之间的误会作为首要任务。经过不懈努力,立在双方之间的“心墙”终于被彻底推倒。
调解工作顺利进入“承”的阶段,症结也进一步显现:容易达成共识的是对赔偿款赡养费部分的分割,主要分歧在于老两口对女儿女婿房产的分割诉求。
脉络清晰了,张春花对症下药,拿出调解方案。首先,她邀请律师按照法律规定,当场核算了赔偿款的各项组成,并为老两口作了详细讲解。随后,调解员以亲情为突破口,真心实意说理讲情,推动调解方案发挥“药力”。
前期扎实的“起”“承”铺垫,为后续达成调解协议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张春花的耐心开导,在老两口分割事故赔偿款赡养部分的基础上,女婿愿意多拿出几万元给二老,并表示会把这份亲情一直延续下去。
转——精准突破,扭转僵持局面
张春花知道:“婚恋类矛盾纠纷,最怕当事人抢着钻牛角尖。在‘起承转合’调解中,‘转’是关键的一步,把握好‘转’的时机,才能取得事心双解的效果。”
为了向女朋友表忠心,热恋中的男子瞒着父母将一套公寓过户给女方,结果两人却中途分手。男子以为女方迟早会主动归还公寓,女子以为男子把这套公寓视作分手补偿。直到二人分手一年后,男方父母知道了公寓的事,上门讨要房子,两家人互不相让,剑拔弩张。
陷入婚恋矛盾纠纷的当事人通常都憋着一口气,直接影响当事人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化解此类矛盾纠纷,关键一点就是要让双方集聚的情绪得以宣泄,巧妙转换视角,尽快扭转僵持不下的局面。
“公寓楼是我们老两口买来养老的,她必须无条件还给我们……”
“我女儿和他在一起那么长时间,公寓是他主动给的,分手也是他提的,害得我女儿差点抑郁了,现在又来要公寓,门儿也没有……”
在分别约见双方过程中,张春花安静倾听,既不打断,也不评判,让当事人情绪得以宣泄,在倾听中寻找有利转机。结合双方的基本情况和各自的顾虑,张春花和团队精准设计了调解方案,并以诉讼成本、时间成本、情绪成本、名誉成本、未来成本“五个成本”的核算为焦点,成功将双方引入新的思考方向,双方互不相让的局面终于得到有效扭转。
合——巩固成果,弥合受伤心境
张春花明白:“‘合’是调解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的收尾阶段,重点在于巩固调解成果,尽量缓和关系,让矛盾不再复发。”
在张春花的耐心劝说下,当事双方都认识到和平解决纠纷才是最好的选择。经过协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女方归还公寓,并配合完成过户,男方给予女方3万元精神补偿、
调解结束后,张春花趁热打铁,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双方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情感安抚,鼓励他们放下过去的纠葛,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
为了确保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有效履行,每次结束调解,张春花都会向双方告知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同时,还会对协议执行进行监督,确保“调一起了一起”。
从司法所工作开始,张春花在矛盾调解的战线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从“单枪匹马”到成为朔城区品牌调解、多元调解的领头雁,从最初一个“春花调解室”发展到今天的3个,这个过程是不断探索、开辟调解新路径的过程,更是经验传承、平安创建的过程。如今的“春花调解室”在朔城区委政法委、朔城区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下不断发展壮大,已然成了一块亮闪闪的金字招牌。(兰锋?黄爱萍)